百年黨史II一周黨史記(九)
1937年5月8日
毛澤東在中國共産黨全國代表會議上作題為《為争取千百萬群衆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争》的結論。結論談到為争取千百萬群衆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争時指出:我們的正确的政治方針和堅固的團結,是為着争取千百萬群衆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這個目的。把黨的方針變為群衆的方針,還須要我們長期堅持的、百折不撓的、艱苦卓絕的、耐心而不怕麻煩的努力。沒有這樣一種努力是一切都不成功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組成、鞏固及其任務的完成,民主共和國在中國的實現,絲毫也不能離開這一争取群衆的努力。
2015年5月8日
國務院印發《中國制造2025》,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标。
5月9日
1948年5月9日
中共中央及中央軍委決定将晉察冀和晉冀魯豫兩個解放區及其領導機構合并,組成華北局、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和華北軍區。劉少奇兼任華北局第一書記。同時,還決定加強中原局,成立中原軍區,劉鄧大軍及陳謝部隊改為中原野戰軍。鄧小平任中原局第一書記。8月,經過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讨論決定,華北聯合行政委員會改為華北人民政府,董必武當選為人民政府主席。這個在華北四千四百萬人口的區域建立的黨和黨外民主人士合作的統一的人民政府,就是行将誕生的新中國的中央人民政府的雛形。
2013年5月9日
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在全黨深入開展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見》。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全黨分兩批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内容的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四風”問題。
2014年5月9日
5月9日至10日 習近平在河南開封、鄭州等地考察工作,首次提出“新常态”重要論斷,強調要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适應新常态,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态。
5月10日
1924年5月10日
1924年5月10日至15日,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在上海召開。會議肯定了國共合作五個月以來的成績,指出了國共合作實現以後共産黨内出現的右傾偏向,認為“隻有發動工人參加鬥争,防止資産階級的妥協性,民族解放才能徹底”。這次中央擴大會議提出共産黨員在國民黨内外的複雜環境中,要認識鞏固黨的重要性。會議提出共産黨自身教育工作和組織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在産業工人中大力發展共産黨的組織,批評前一段“沒有十分努力去吸收工人”的錯誤,并制定了加強黨的工作的具體措施。會議指出,産業工人是共産黨的階級基礎,建立和擴大工會的組織,發展勞動運動,是我們黨的最重要的任務。
1927年5月10日
1927年5月10日至16日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漢召開。到會代表六十餘人,代表團員五萬多人。會議選出新的團中央局,任弼時當選為團中央書記。
1995年5月10日
中共中央印發《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學習綱要》,作為全黨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學習《鄧小平文選》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輔助材料。
5月11日
1944年5月11日
1944年5月11日,中央書記處給華中局和鄂豫邊區黨委、北方局、冀魯豫分局各發出一封名為《中央書記處關于敵進攻河南情況下的工作方針的指示》的電報,分析當前形勢,要求河南地區組織抗日遊擊隊和人民武裝,建立抗日根據地,為之後的抗日戰争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關于敵進攻河南情況下的工作方針的指示》
1978年5月11日
1978年5月11日,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在《光明日報》刊登。文章指出,從根本理論上否定“兩個凡是”,推動了全國性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解放運動,是中國共産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産黨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的思想先導,為中國共産黨重新确立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做了重要的理論準備。
5月12日
1949年5月12日
解放軍發動以消滅湯恩伯主力、解放大上海為目的的“上海戰役”。為了解放上海,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分别從浦東、浦西迫近吳淞口,阻敵退路。解放軍在作了充分準備之後,發動上海戰役。至22日,解放軍已掃清上海外圍之地,逼近市區,并完成對湯部的合圍。5月27日,蘇州河以北最後一股蔣軍被消滅。上海戰役宣告勝利結束。
2008年5月12日
四川汶川發生震級裡氏8級的特大地震,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災區總面積約50萬平方公裡、受災群衆4625萬多人。截至2008年8月,已造成69227人遇難、17923人失蹤。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胡錦濤總書記立即作出指示,多次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和政治局會議,全面部署抗震救災工作。國務院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災指揮部。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衆志成城、迎難而上,迅速展開我國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動員範圍最廣、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災鬥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災群衆生命,最大限度地減低了災害造成的損失,譜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凱歌。
在抗震救災鬥争中,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鑄就堅強、用真情凝結關愛,大力培育和弘揚了萬衆一心、衆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
汶川大地震首個地震遺址紀念公園
5月13日
1931年5月13日
1931年5月13日(農曆1931年3月26日),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告捷。紅軍在作戰中乘勝追殲國民黨軍。此役紅一方面軍繼續采取誘敵深入的方針,在蘇區人民群衆的大力支援和地方武裝、赤衛軍、少先隊的緊密配合下,集中兵力,連續作戰,共殲國民黨軍3萬餘人,繳獲各種槍2萬餘支(挺),炮30門,電台2部,并占領贛東、閩西北廣大地區,鞏固和擴大了中央蘇區,進一步取得了反"圍剿"的經驗 。
1947年5月13日
此役,華東野戰軍在國民黨軍重兵集團密集前進的态勢下,從戰線中央割殲其精銳整編第74師及整編第83師1個團共3.2萬餘人。這一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的“魯中決戰”計劃,對挫敗國民黨軍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具有決定性意義,有力地配合了陝北和其他戰場的作戰。
5月14日
1992年5月14日
1992年5月14日傑出的、忠誠的無産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締造者之一,長期擔任黨、國家和軍隊重要領導職務的卓越領導人聶榮臻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3歲。聶榮臻是新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的奠基者和拓荒者。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國防尖端項目研發最為困難的情況下,聶榮臻頂住壓力堅決繼續研制導彈、原子彈。在導彈核武器試驗現場,他不顧個人生命安危,親自到導彈發射架下坐鎮,直到兩彈對接通電試驗成功才離開。
2004年5月14日
2004年5月14日,胡錦濤赴吉林,在王雲坤、洪虎的陪同下,在長春市深入企業車間、田間地頭、科研院所、學校社區,重點考察實施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情況。他強調,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關鍵是要大力促進觀念創新和體制創新,引導廣大幹部群衆牢固樹立靠改革開放、靠市場機制、靠自力更生、靠艱苦創業實現振興的觀念,大力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着力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機制。